眼下正值“雙搶”農忙時節(jié),湖南省衡陽縣44.7萬畝早稻陸續(xù)開鐮收割,當?shù)匾劳修r業(yè)社會化服務,大幅提高水稻收割效率,減少勞動成本,確保顆粒歸倉。
7月7日,西渡鎮(zhèn)梅花村組織社會化服務隊為農戶收割早稻(劉沛林 攝)
在衡陽縣西渡鎮(zhèn)梅花村,廣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滾,聯(lián)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作業(yè),加緊收割早稻。種糧大戶楊蓮花今年種了一千畝早稻,往年她都是自己收割,費時費力,成本也高。今年,梅花村提前對接社會化服務隊伍,由專業(yè)農機操作人員按照70—80元/畝的價格為農戶提供機械代收服務,每臺農機日均可以完成50畝到80畝早稻收割,不僅節(jié)約了成本,還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,為晚稻栽插贏得時間。
“我請三臺機械,按正常的話一天可以收兩百畝以上,這樣一個星期就可以收完,收完就可以搶插晚稻了!”楊蓮花說。
機手正駕駛農機收割早稻(劉沛林 攝)
為了解決以往水稻收割后秸稈處置問題,村里還為每臺收割機加裝了秸稈粉碎裝置,水稻完成收割的同時,秸稈也被切碎均勻攤散在田面,經翻耕入土后,能直接用作晚稻生長的基肥。
早稻收割后,經秸稈粉碎裝置還田(劉沛林 攝)
近年來,衡陽縣積極引導農戶廣泛接受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,以代耕、代種、代防、代收等方式,集中連片推進綠色高效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生產。目前,全縣水稻社會化服務覆蓋率達80%。今年,衡陽縣在種植44.7萬畝早稻的基礎上,計劃種植晚稻48萬畝。下階段,當?shù)剞r業(yè)部門將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“雙搶”工作,確保全年糧食穩(wěn)產豐收。(鄒健 王佩璐 劉沛林)
編輯:楊清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