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郴州10月24日消息(記者 楊清 通訊員 郭成)“這些茶果能榨七八斤油,夠換大半月生活費了!”10月23日清晨,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青山鄉(xiāng)寨坪村村民李玉華挑著一擔沉甸甸的油茶果,腳步輕快地往家趕,眼角眉梢都浸著豐收的喜悅。

在四都鎮(zhèn)千畝油茶林里機械采摘機轟鳴,沙田鎮(zhèn)的加工廠飄出茶油醇香——眼下,桂東縣8萬畝油茶林進入采收旺季,從山間到廠間,從農戶到合作社,一幅“全縣油茶豐收、百姓增收致富”的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
油茶果掛滿枝頭(央廣網發(fā) 郭成 攝)

從“愁吃飯”到“盼豐收”!耙郧笆刂鴰卓美嫌筒铇,一年榨的油不夠自家吃,更別說賣錢了!崩钣袢A的話里藏著過往的窘迫。2018年,桂東縣將油茶產業(yè)作為脫貧攻堅重點產業(yè),為她提供優(yōu)質油茶苗、配套化肥,還派技術員上門教種植。

如今,她家10多畝油茶林年產茶果2000多公斤,實現年增收近2萬元。在桂東,像李玉華這樣靠油茶增收的農戶有3000余戶?h里推出“油茶幫扶套餐”組建“1名技術員+1個合作社+N戶農戶”的幫扶小隊。大塘鎮(zhèn)盆洞村4000畝油茶林成了“致富林”。

近年來,盆洞村以油茶產業(yè)為載體,成立綠油油茶專業(yè)合作社以及油茶加工綜合廠房,讓農戶不出村就可把油茶籽變成茶油,實現更大增收。村支書黃永發(fā)算了筆賬:“全村村民年均在油茶產業(yè)增收超2000元,村集體經濟增收超8萬元!

寨坪村農戶在采摘油茶(央廣網發(fā) 郭成 攝)

從“低產林”到“金果林”!按蠹铱,修剪要留3-5個主枝,太密了通風不好,茶果會變小!”在四都鎮(zhèn)西水村的油茶基地,縣林業(yè)局技術人員正拿著修枝剪現場教學,圍坐的20多位農戶聽得認真,不時舉手提問。

桂東縣80%的油茶林是樹齡超30年的老林,產量低、品質差曾是“老大難”。2019年起,縣里組建20支“油茶技術服務隊”,從選種、栽培、嫁接、施肥到病蟲害防治,手把手教農戶“科學種油”。“之前我家的老油茶林年產茶油才60公斤,經技術員指導低改后,今年預估能到200公斤!”西水村農戶鐘大林指著掛滿果實的樹枝,笑得合不攏嘴。

截至目前,全縣已完成油茶低改35000畝、新造27500畝,老林畝產茶油從最開始8公斤提升到20公斤以上。

正在晾曬的油茶果(央廣網發(fā) 郭成 攝)

從“好果子”到“好產業(yè)”。在桂東縣油茶加工廠里,茶果籽經過壓榨、精煉,變成清亮的山茶油。“我們不僅做食用茶油,還研發(fā)多種衍生產品,產值比單純賣原料至少翻2倍!惫S負責人王先生介紹。為讓油茶產得出、賣得好,桂東縣打出“組合拳”大力支持農戶擴大種植規(guī)模。建設“桂東山茶油”區(qū)域公共品牌,通過電商平臺、直播帶貨,讓產品走向全國20多個省市。

據悉,桂東還規(guī)劃建設油茶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,打造“春季賞花、秋季摘果”的鄉(xiāng)村旅游線路,推動“產業(yè)+文旅”融合!2025年全縣油茶年產值預計達8800多萬元,可帶動3000農戶受益!惫饢|縣林業(yè)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油茶產業(yè)不僅讓農戶的腰包鼓了,更讓他們的日子有了盼頭。

如今走在桂東的鄉(xiāng)村,隨處能聽到農戶聊起油茶帶來的變化。桂東縣將繼續(xù)壯大油茶產業(yè)鏈,讓“綠水青山”不僅產出“生態(tài)油”,更結出“振興果”,讓更多農戶在油茶產業(yè)里收獲穩(wěn)穩(wěn)的幸福。

編輯:黃珂嵐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